真的是笑死我了,你说到底是美国太虔诚,还是印度真太天真?还想靠俄罗斯“买买买”,结果这不就被盯上了嘛。说白了,美国对你的态度,真跟看孩子似的,疼爱还是惩罚全看心情。
这事儿不是我瞎说,我查了点数据,去年美国商务部报告指出,2022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,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印度。你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,早就形成了某种默契,不是说谁好谁坏,但归根结底,这是一场实力的较量。中国在基础设施、能源供应链上的布局比印度强得太多。
美国表面一套暗地一套。你光看特朗普、现在的拜登对中国的态度,哪一个不拼命搞遏制?但他们对印度的态度又不一样。2022年商务部数据显示,印度的对华出口去年总额虽然也达到了不少,但跟中国在对俄贸易上的占比比起来,还是差了一截。这就造成了麻烦。美国实际做的事情,是把这个差距变成了他的优势。加个税、限制购买俄货,实际就是给印度当头一棒,可留得青山在,哪天要是印度真硬气一点,这就挺尴尬。
说句实话,印度想不通的,不光是表面上的差别待遇,还有背后支撑的逻辑。美国怕中国在基础设施和高科技领域追赶上来,心焦,这是根本原因。你看,去年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,去年中国投入在半导体、5G、人工智能上的研发经费比印度总和还多一倍不止。再加上去年中国进口俄气总额达到1400亿美元,原油和天然气占比还在提升。而印度呢,二手商品、进口俄罗斯石油,都在增加,但租、油、武器这些最核心的领域,跟中国一比,差得远。
我一直觉得,欧洲、日本还可以理解,毕竟他们体量小,不跟美国硬撞。但印度这事,得靠自己硬扛才行。你说,莫迪在G7峰会那会儿,嘴上说的多大气,结果马上遭美国“集团惩罚”。真是太打脸了。更搞笑的是,很多印度人还真信自己是“新兴巨头”,幻想着自己跟中国一样有可对抗的资本。结果看着别人的经验教训,真是“天亮了”。
你敢想象吗?去年美国贸易逆差高达9270亿美元,很多原因都跟中国有关。美国怕失去对高端制造和关键材料的控制权,但同时又不得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。弄得自己像个夹心饼干,嘴上嘴硬肚子里没法。特朗普就喜欢玩这种“我输你赢”的游戏,最后损失的还是美国自己。
至于中国,去年进口俄油的量又创新高,说明在这场所谓的“能源战”里,自己其实掌握了主动。去年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增加了11%,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变得更有弹性。这就让美国那些拼命打压中国的动作,无意中帮了大忙。
你别看表面上,欧洲、日本还在不停被美国牵着鼻子走,但实际上,美国越是折腾中国,自己也越捅娄子。海兰兹、玻璃牛的故事就摆在那儿,全球供应链的“不确定性”指数不断上扬,美国企业的困境也逐步凸显。
现在问题来了。印度够不够胆子,真跟美国拼一拼?还是说只是想借助外力,保护自己一时?拜登还会不会这么“关心”印度的“小动作”?这都得看下一步国际局势怎么变了。
其实嘛,站在这个角度想,全球都看着呢。谁能真在背后硬撼大局,不是嘴上喊得响,凭实力才是真正的底牌。可问题是,谁不想做“硬核大国”?可是真正能扛下来的人,还真不多。
至于我,说白了还挺心疼这个“新兴大国”的。还真希望他们能明白,想变强不是靠抱团和喊口号,得脚踏实地把自己这一摊事儿办结。否则,最后还不是被人用算盘狠狠打个嘴巴子,自己还在那儿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。这种“明明能硬靠实力翻盘,却爱被人牵着鼻子走”的事,不用想太多,也不用盼着谁给“真心关照”。
你说,下一步这场戏,还差点儿啥?别太天真,能不被“操作”才怪。
正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