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1日
《住房租赁条例》正式公布
并将于9月15日起正式施行
这是我国住房租赁领域
首部国家级行政法规
《条例》规定
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
地下室等不得出租住人
租户之痛凸显行业乱象
《条例》直指行业顽疾
长期以来
“黑中介”横行
“假房源”泛滥
房东随意涨租赶人
租房合同暗藏陷阱等行业乱象
一直饱受诟病
贝壳研究院2024年发布的《中国住房租赁市场年度报告》显示,超60%的租户遭遇过合同纠纷,38%的租户经历过房东临时解约,27%的租户曾被中介乱收费困扰,15%的租户遇到过租金贷陷阱。
“刚签合同时中介说是‘押一付一’,后来才发现我被偷偷办理了租金贷,每个月要多还贷款200元。”在北京租房的王浩告诉记者,当他想退租时,中介以贷款违约为由扣光了他付的押金。
“交了一年房租,才住了3个月就被二房东赶了出来,中介还卷款跑路了。维权折腾了大半年,钱还是没追回来。”说起3年前在北京的租房遭遇,小林至今仍心有余悸。
中国房地产经纪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庆祥对记者表示,出现这些乱象的根源在于“三缺”:缺统一的合同规范、缺有效的监管机制、缺明确的法律责任。“租户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,维权成本高、举证难,很多人只能自认倒霉,这既损害了租户权益,也制约了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。”赵庆祥说。
《条例》的正式出台,从租赁双方权利义务、中介服务规范、监管机制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定,其中多项条款直指行业顽疾,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提供了明确的制度框架和行为准则,标志着我国住房租赁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。
提升市场管理规范水平
“黑中介”将被淘汰
租金与押金管理
是《条例》的重点之一
针对“长收短付”“卷款跑路”等问题,《条例》明确要求:
住房租赁企业收取租金周期不得超过3个月,收取押金不得超过1个月租金;
企业需在专用账户存储租金,实行专款专用,不得挪用;
未经租户书面同意,企业不得为其办理租金分期贷款。
在房屋质量与合同规范方面,《条例》要求:
出租住房必须符合安全、卫生、环保标准,明确禁止出租甲醛超标房、群租房等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房屋;
推行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,禁止设置“霸王条款”,明确双方违约责任。
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对记者表示:“《条例》通过对居住空间和押金约定的明确规定,可以有效保障租户的合法权益,降低承租人的押金损失风险。”
从事法律服务的律师张颖对记者表示:“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详细列出了房东的维修责任、解约条件,连家具损坏赔偿标准都写得清清楚楚。合同示范文本的推广将大幅减少纠纷,租户不用再担心‘签字即入坑’。”
针对中介服务乱象,《条例》明确规定:
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赚取租金差价,不得发布虚假房源信息,从业人员需实名执业;
若中介隐瞒房屋瑕疵导致租户受损,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。
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对记者表示,《条例》的实施对住房租赁市场现存的虚假房源、哄抬租金、租金贷乱象等问题,将起到较大的遏制作用。《条例》对发布虚假或者误导性房源信息提出了严禁性要求,并要求对房源查验等方面进行源头管理,加之对于发布虚假或误导性房源信息等情况明确了相应的处罚,这些都将有助于减少虚假房源的出现。
完善“租购并举”制度
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
《条例》发布的意义
不仅仅在于规范市场
更在于
践行“住有所居”的民生承诺
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业强对记者表示:“租赁市场是解决新市民、青年人住房问题的主渠道,《条例》的出台让‘租房也能有尊严’成为现实。”
赵庆祥认为,《条例》的意义远超租赁市场本身:“它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一环。通过规范租赁市场,能‘租购并举’,减少对‘炒房’的依赖,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,对稳房价、稳预期、防风险都具有重要作用。”
《条例》的实施也将给住房租赁市场带来深层次变革。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测算,《条例》实施后,住房租赁企业的合规成本将平均增加15%—20%,但长期来看,行业集中度将显著提升,预计3年内,头部50家企业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12%提升至30%以上。
张波分析认为,《条例》将推动租赁市场进入“机构化运营、品质化升级、金融化助力”的新阶段。58安居客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重点城市租金房价比升至2.17%,核心城市优质租赁资产投资回报率接近银行5年定存利率,大量长期资本正在不断涌入。未来5年,能够整合政策资源、优化融资结构、提升运营效率的企业将成为租赁市场主导者。
曹晶晶认为,从市场化、专业化的政策导向来看,长租公寓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,推动专业的住房租赁企业发展,将有助于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“《条例》实施后,租赁住房供给将形成‘政府保障+市场主体’双轨制。《条例》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、商业办公用房、自持商品住房等用于租赁,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。一方面保障性租赁住房可以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、‘非居改租’等方式快速扩容,另一方面,市场化主体将通过长租社区开发、存量资产盘活等方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。”张波对记者表示,“短期看,部分企业可能退出市场,但长期将形成‘租户安心、房东省心、企业用心’的良性循环。这正是构建‘租购并举’住房制度的基础。”
正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